欢迎书友访问御书屋
首页窃隋好驸马 第四十六章 终征高句丽

第四十六章 终征高句丽

    窃隋好驸马 作者:浙东匹夫

    萧铣不是伪善的国际主义者,所以在“即使拿下淮南也只是为王世充做嫁衣”的情况下,他当然不会拿自己的嫡系老本去拼,甚至反过来很期待当他踏上第三次远征高句丽之路时,能够让王世充和杜伏威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

    事实上,他终于做到了。三月底,当他从海陵港出发,走海路北上东莱准备东渡的时候,这一切的局面,简直都和他预料的那般,进入了最完美的状态:王世充打通了山阳郡内淮安县寿张县盱眙县三县的地盘,维持住了邗沟和淮河中游的漕运,也完成了杨广交代的任务。虽然没有进一步剿灭贼寇,但是在杨广御驾亲征已经上路去辽东的情况下,也就没人继续过问这个事儿了,所以官方那边的局面都算是摆平了。

    义军这边,李子通仅剩一个盐城县盘踞,另外还有数千流贼散布在盐城县与江都其余地区的边界地带占据河湖沼泽丘陵为寇,趁着萧铣去东莱后官军收缩的契机,依靠搜掠乡村拉拢不平百姓的契机,总计恢复到堪堪接近万人的规模,有了一点继续维持自立的资本。

    按说万人就想自立,貌似有点痴人说梦,毕竟天下大乱盗贼蜂起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山东河北那边的大贼头好歹都成长到了至少三五万人多则十几万人的规模了,两淮虽然好一些,原本一万人还是不够彻底自立的。

    好在,辅公佑和杜伏威之间保持了一个隐晦的裂痕,而且最后阚棱和王雄诞真正投降了官军的消息确认后,这个裂痕就更是成了杜伏威的逆鳞,无人敢去触碰。再加上名义上拨给辅公佑守淮南的苗海潮也是摇摆不定没人可以渗透,多方牵制之下。让杜伏威既不敢找王世充反攻,也没能耐吞掉李子通,就这么僵持着。

    唯一对杜伏威绝对利好的消息。是东莱留守陈棱据说此战也要跟着萧铣和来护儿一起去高句丽,看来昏君杨广是铁了心觉得今年会是高句丽的灭国之年了。把本钱又砸进去不少,准备孤注一掷。这样一来,杜伏威在淮北的压力陡然便变轻了,可以花上至少大半年的时间消化整合内部资源,图谋再起。

    或许有些看官觉得,杜伏威貌似也是两淮第一猛人,在民风相对暗弱的两淮之地貌似是打遍无敌手的,完全和李子通刘元进沈法兴这种在演义里没怎么留下名字的龙套路人级义军贼头不是在一个档次上的——结果萧铣只是花了几个月的功夫。还没出全力就把他收拾得这么凄惨,貌似不太合理。

    如果真是这么认为,那只能说受各类演义或者《xx双龙传》的毒害太深,或者说犯了历史固化主义的错误——也就是不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历史,觉得历史就和暗荣公司的三国志游戏一样,一个武将刚成年武力值是90那就一辈子都是90,不需要练功不需要学习——而历史的真相,显然不是一个固化数据可以概括的。

    哪怕在没有萧铣这个蝴蝶效应出现的原本历史形态中,杜伏威这几年也着实是低潮期,毕竟他太过年少的硬伤摆在那里。凝聚力不够。除了一开始打宋颢这样的官军草包将领的时候如鱼得水,后来面对陈棱这种硬茬儿猛将围剿就开始颓了。杜伏威的彻底崛起在两淮对官军占据压倒性优势,是要到大业十二年才开始的。而杜伏威彻底崛起的原因,说起来其实也很搞笑——

    因为历史上到了大业十二年的时候,杨广彻底放弃了北方疆土,选择了带着骁果军永远驻扎在江都,还准备迁都丹阳。

    杨广一来,带来了两个连锁反应。

    第一个就是江都丞王世充被赶到东都去任职了,毕竟王世充在杨广看来只是一个留守陪都的人才,既然本都迁到了江都东都洛阳成了陪都,当然要把王世充调过去镇守。

    第二个连锁反应。就是杨广让淮南百姓长期“献食”,供养御驾和骁果军。“献食”是杨广在位期间华夏政治上的一种奇葩现象吧。杨广喜欢巡游天下,但是他貌似从来不觉得自己带着十几万人跑来跑去会有很大的后勤压力。在他看来,这又不是带着大军出境攻打敌国,在自己国土内视察自己的子民,难不成还要筹备粮食么?当然是就地让百姓供养了。所以杨广每到一地,那个郡就要负责数十万人的吃喝,全部是正经税赋之外的额外开支,百姓常常因为受不了献食的严重压迫,而揭竿而起。

    所以,历史上杜伏威的最终碾压性崛起,就是要到杨广带来这两个连锁反应后才完成的。杨广在江都驻扎了将近两年,也让两淮百姓献食了两年,把至少几十万原本还算有点儿活路不肯铤而走险的两淮百姓从良民逼成了义军。从那一刻起,杜伏威就和打了鸡血一样,兵源充足无比,这时陈棱纵然军事上再是厉害,也已经顶不住杜伏威的攻势了。

    话题扯得有些远,但无非是说明一点:大业十年之前,杜伏威远没有后来那么威风赫赫,萧铣的功劳,本就不过是在杜伏威即将到来的人生低潮期上顺势踩了一脚,然后顺便捞一点地盘兵马,刷一点功劳声望。

    通过对杜伏威为首的淮南义军三个月的追剿,萧铣好歹得到了一个扼守长江口北岸的州郡海陵郡全境,还得到了宣城郡的长江以南部分,以及马鞍山铁矿姑孰铁矿的使用权,并且让王世充为他打掩护,不引起杨广对他扩充私人势力的额外忌惮和警觉。这一切,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来看,已经完全够本了。

    ……

    萧铣赶到东莱的日子,是三月二十七这天,来护儿的人马已经准备地差不多了,仅仅两天之后,从辽东湾的柳城就有海船来传讯。说是杨广的御驾已经带着五十万兵马越过了辽河,再次踏上了征途。消息走海路传过来用了四天,所以其实陆路军三月二十二就已经出发了。

    这一次出征。貌似再也没有人给宇文述并列作为背黑锅的备胎——段文振已经在第一次远征的时候病死了,于仲文作为第一次远征失利的替罪羊。死在狱中;杨玄感则是在其谋反被平定后被朝廷顺势作为第二次远征失败的罪魁祸首,算是为朝廷省了一只替罪羊,而原本应该作为替罪羊备胎使用的斛斯政则是投降了高句丽,至今仍然在高句丽活得好好地吃羊肉喝酥酪。

    不过,貌似宇文述今年也不需要替罪羊备胎了——反正,今年该是高句丽的灭国之年了吧,都要打胜仗了,还要什么备胎?

    来护儿萧铣陈棱又额外准备了一阵子。原本预计四月初就可以开始渡海,但是却被一幢变故拖延了十天之久,直到四月十五杨广都逼近鸭绿江了才启航。而且启航之前还给杨广上了两次奏表,通报了一番讣告:原来,是原定作为海路军副帅的周法尚,最终没有扛过年老体衰,在第三次渡海的时候,病情加重,不能成行,最后送回东莱。挨了三四天便病逝了。

    周法尚的病逝,让萧铣略微有些意外,也有一些伤感。历史上的周法尚。要在大业十年时,才在朝廷第三次征讨高句丽的时候病死。

    当然周法尚纵然是卫大将军级别的武将,因为演义上不够出名,萧铣前世的历史知识也不至于记得这么清楚,只知道这货是赶上了全部高句丽之战的,但是没活到隋末灭亡,就在这中间这段时间死了。而现在按说历史已经被萧铣改变,大爷年号本就提前了一年使用,而讨伐高句丽的启动也再加快了一年。所以按说应该比历史同期提前了两年,周法尚的死多少让萧铣觉得有些早。

    但是随后想想。也就释然了——历史上的周法尚,本来死因就不是老病而死。而是作为一个陆军出身的将领,连续三年的水师劳顿,海上风涛浪急,最后水土不服加速其死亡的。现在虽然比历史上的死期年轻了两岁,但是这三年海上生涯还是全程挨下来了,快六十岁的人了,身体扛不住很正常。

    周法尚临死之时,萧铣也在身边,还捞到了一段时间单独见面,听周法尚交代一些遗言。周法尚把跟着萧铣手下混的弟弟周法明儿子周绍范也都叫到跟前,看着三人许久,长长叹息了一声,随后声嘶气喘,几乎喘不过气来,好不容易缓过来,才颓然地对萧铣说出了一番大有深意的话:“萧大使,萧监军,周某这辈子也算是幸运了,天下如此大乱,已然捞到了一个为国尽忠至死的机会——虽然不能如麦铁杖一般,死于沙场;而是死在出征的病榻之上,略感耻辱,不过好歹这一辈子是过去了。但是国家局势如此,也不知法明和绍范他们一辈子能不能捞到为国尽忠一身的机会了,若是不能,还请萧大使看觑一二。”

    周法明听了兄长的话时,还算镇定,毕竟他是四十好几的人了,也算政治阅历不错,见过大风大浪,见过改朝换代。虽然这番话已经是有些大逆不道了,而且萧铣理论上还是海路军的监军,周法尚敢这么说,着实有点儿翻底牌的意思,或者说人之将死,不得不为弟弟儿子考虑后路。

    至于周绍范,听了父亲的临终遗言,那就几乎要惊叫出声,好歹被叔叔周法明捂住嘴,镇定了下来,才知道原来身为一卫大将军的父亲,也不得不考虑后路了,萧铣当然不会拂逆周法尚的遗言了,何况这几乎相当于是周法尚把自己的遗产都交给他打理了一般,满口答应着表示定然会将来为周氏叔侄谋个好出路,一生富贵。他们出去之后,周法尚又不知道找总管来护儿和长史崔君肃说了些啥,才断气了。

    周法尚死后,遗表以及来护儿萧铣等人联署的奏折送到杨广那里,杨广批复了此战不必再临时设置副帅,便以来护儿一人独领全军出战即可,萧铣依然是监军,但兼有协商建议军机之权,崔君肃也因此增重了一些从旁监督的职权——

    本来么,一个臣子的死,对于朝廷出征大计还不至于起到拖延的影响。但是兵权毕竟是很敏感的问题,来护儿为了避嫌,是不得不上报的,否则原本说好了有主帅副帅一起出兵的,副帅病死了你还一点都不上报直接继续出兵,那要是被朝廷猜忌为你想窃取军权图谋不轨,岂不遭殃?陆路的话这种误会还少一些,但是海路军只要出海后,大海茫茫,就再也没什么牵制了。

    大军四月十五日最终启航,在黄海上航行了五日,都是已经轻车熟路走了第三年的航线了,自然安妥无事,二十日那天就到了皮岛整顿,而后两天沿岸搜掠南下,高句丽人但有巡哨战船,无不被隋军大队以雷霆之势击灭,沿着萨水河口一直南下,直到浿水都没有高句丽水师阻挡,可见经过两年的绞肉机式血战,高句丽水师已经彻底无力了。

    二十三日,来护儿这一路的主力人马总计约十万人的部队重新在大安郡登陆,巩固前两年撤兵后废弃的一些据点,开辟攻打平壤的桥头堡。不过与前一年不同的是,除了主力之外,来护儿还分出总计五万部队在皮岛,交给萧铣统领——

    这五万人里头,两万是萧铣去年就一直带的嫡系,也就是后来带去江南平叛,转战大半年后重新带回来的,另外三万人马则分成两部分,其中两万是来护儿自己从直属部队里拨出来的,只是暂时划归萧铣管带;另外一万则是今年临时参战的原东莱留守陈棱手下的旧部也就是那些原来的东阳郡府兵,同时也是当年参加过朝廷讨灭张仲坚和流求岛的那支人马。

    之所以分兵这一路,便是因为萧铣在去年杨玄感之战中在杨玄感逆贼拒榆林关断杨广后路粮道后,萧铣海路运粮运兵救驾的点子最终启发了杨广和兵部诸臣,让他们看到了海路运粮也是有可能为五十万大军长期提供粮草的。所以今年再来的时候,杨广认为彻底解决远征高句丽时的粮道问题已经解决了——哪怕陆路军再是被高句丽人抄后路,断粮道,但是只要保持沿着海岸行军前进,那么海军就肯定可以把充足的粮食运到军前。而海军力量方面,如今高句丽人已经万全没有国力和大隋抗衡,自然没有断海路粮道的能耐了。


同类推荐: 偷奸御妹(高h)万人嫌摆烂后成了钓系美人肉文女主养成日志[快穿系统NPH]娇宠无边(高h父女)色情神豪系统让我养男人彩虹的尽头(西幻 1V1)温柔大美人的佛系快穿师傅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