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刀儿接到王君临的王旨之后,才明白杜小风闯了天大的祸。
所以,他被王君临罢免了钢刀营主将之位,不管是面上还是心中都不敢有半点怨言。
毕竟,他虽然不是主将了,但这不影响他统领钢刀营的人马打仗,而只要他暂代这主将之位,再立下功劳就迟早会转正不是。
同时,魏刀儿在第一时间将当时参与灭杀火家满门的将士全部编入了敢死队,在当天便让去爬云梯攻打庐江郡城。
而且在得知那火怀明如今正在做的事情之后,魏刀儿更是明白自己打下淮南这两郡的功劳算是没了,甚至还不能抵消这次过错。
所以,在接下来攻打庐江郡城中,魏刀儿更加卖力。
而负责攻打北城和西城的李子通同样急于立下大功,以得到王君临的重视,毕竟他已经听说了,王君临马上要立国称帝了,可是自己还没有被王君临接见过。所以,他也是卯足了劲的攻城。
这样一来,这庐江城坚持了七天时间,便被攻破了。
杜伏威当场战死,守军八万死伤约一半,剩下的全部投降了。
同一时间,川蜀一地的徐世绩、陈咬金率领瓦岗营和黄少秋率领的海豹营,将川蜀南边三个郡也从萧铳的手中夺了过来,将梁军杀的杀,驱赶的驱赶。
至此,整个长江以北,除了李世民的关中和洛阳一带之外,已经全部是王君临的地盘。
而按照计划,立国称帝也终于提到日程上来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时机已经成熟,下面地盘越来越大,摊子太大,军队越来越多,再不立国不利于体制机构的高效运转。
另一方面,王君临称了帝,他下面的文武官员们才能正式封官、封爵、立勋,这有利于稳定人心。
当然,这也与李世民那边已经传来要立国称帝的消息也有关系。
立国称帝的事情提上议程之后,杜如晦、房玄龄、魏征、裴世矩、虞世基等文官便跟打了鸡血似的动了起来。
首要之事,就是定京都所在。
范阳郡虽然是远东军的发家之处,但放眼整个天下还是偏僻了一些,不管从地理位置,还是历史底蕴,亦或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来说,都不适合立为京都。
而天下间最适合京都所在的长安和洛阳又恰好在李世民的手中,不得不说,冥冥之中好像李世民真的是真命天子似的。
最后,几个文臣商量了好些天,认为只有扬州勉强能够暂时作为京都所在。
首先,扬州本来就被称为江都,是原大隋朝的陪都,甚至因为杨广南下江南之后,一直是当成京都的,皇宫、朝廷官衙宅子,乃至大臣的府邸都是现成的。
其次,扬州是当世经济文化的中心,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口丰富,且人口众多。
第三,扬州因为挨着长江和大运河,是南来北往交通枢纽所在,而远东军水师庞大,战舰无数,关键时刻走水路可以极快的调兵遣将,将部队投送过去,非常有利于眼下争夺天下的局面。
最后,便是因为远东军眼下主要对手———位于江南的梁国。接下来,远东军势必要动用大批军队伐梁,朝廷中枢若是距离太远,比如在范阳郡,这一来一回,即使军情府有飞鹰用来传信,但也非常不利于指挥和控场。
毕竟兵贵神速不是。
而扬州就不一样了,就眼下来说,几乎已经是前线了。
当然,若是换成其他皇帝和臣子们肯定会担心京都太过靠近前线战场,不利于国本稳固。
可是,不管是对王君临,还是对远东军来说,都强势得一塌糊涂,不光是王君临从来不担心这一点,即使是他麾下的文武官员也从来没有人有过这方面的担心。
不过,自从王君临将立国称帝的事情提上日程之后,他麾下重要人物这些日子便变得异常繁忙。
可以说,远东军相关衙门和官吏已经全力运作,整个统治机器都隆隆开动起来,着手准备建国大事。
即使是这几年一直以来比较清闲的王君临也忙得昏天黑地,光是学习一些帝王礼仪,从穿衣到坐姿等言行举止,这其中的讲究太多了。
没办法,古代结个婚都有一堆的规矩礼节,放在后世估计能够把人烦死。
更何况立国称帝这等大事,而且这种事情就跟新郎官一样,绝不可能让其他人替王君临去做,毕竟要当皇帝的是他。
当然,王君临也可以不用去理会,也没有人敢不听他的话,强行逼迫他。
但是,王君临有时候就是吃软不吃硬。
每一次杜如晦、房玄龄、魏征等人跟死了爹似的脸色异常沉重的跪下求他,王君临不忍心看着麾下重臣这个样子,只好随了他们的意思,继续按照一位对礼非常有研究的大儒和一名隋朝时期活到现在的宫中老太监的意思去训练学习。
不过,最近杜如晦、房玄龄、魏征、裴世矩和虞世基、李靖等人真正的重心在国号上面。
这国号可比生个娃起名字重要多了,为此杜如晦等人还成立一个临时研究讨论组,吸纳了朝野内外相关人才,翻越大量史记典故,进行研究讨论。
只是,这一帮人辩论了足足一个月,经常辩论到最后成了问候对方祖宗的吵架,甚至还有一次打了起来,但就是还没有定下用什么国号。
没办法,由自己最终决定了一国的国号,这等荣誉已经是文人眼中可遇不可求的最高荣誉,为此撕破脸皮,或者直接不要脸,斯文扫地,都在所不惜。
甚至是杜如晦、房玄龄和魏征这等牛人也不能免俗。
终于王君临受不了这些文人的做事效率了,他召集麾下众臣,在扬州原来杨广的皇宫、如今已经被改为大政殿的大殿之中,商议国号一事,并且提前说明,今天国号必须要定下。
杜如晦抢先站出来,神色肃然的大声说道:“王爷,立国号是历朝建国者第一要事,绝不能有半点含糊。臣以为,《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华夏第一个国号是‘夏’,由夏启所定。而王爷注定是比超秦皇汉武的千古一帝,所以,王爷,臣以为国号为夏最适合不过了…………”
王君临略一沉思,想了一下,微微点了点头,道:“其实,以本王看来,我们国号取‘夏’也不错………”
但不等王君临将话说完,在场其他一些重臣顿时急了,纷纷抢步而出便要反对,房玄龄最先反应过来,抢先说道:“王爷,国号承载我朝之国运,这件事情务必要慎之又慎,万万不可如此轻率,臣以为夏之国号已经被人所用,而且大夏一朝也并未听说有明君出世,以王爷的格局必定是要立下开天辟地一般的基业,何必拾人牙慧。”
王君临想了一下,感觉房玄龄说的好像也有道理,自己好不容易穿越而来,这么辛苦打下了天下,为何就不能立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国号,所以他微微颔首,说道:“房大人言之有理,只是以房大人看来,我们当用何等国号?”
房玄龄立刻说道:“臣先给王爷介绍一下历朝历代这国号都是因何而定。”
顿了一下,房玄龄见王君临表现出一副很有兴趣的样子,立刻接着说道:“王爷,自古以来,历朝历代之国号多出自源地,比如秦的祖先为嬴姓,因养马有功被周封于秦地,遂以秦为国号;后升为诸侯,仍以秦为国号;秦王嬴政灭六国称始皇帝,继续沿用秦为国号……”
“秦的国号出自源地,所以秦二世而亡,这可不是好兆头。”房玄龄还想继续往下说,不料魏征却冷哼一声,摇头说道:“王爷,以臣来看,王爷要立国号,不如源于封爵,汉高祖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平定天下后便以“汉”为国号,这便是源于封爵。三国时魏国创
建者曹操曾受封为魏王,儿子曹丕承袭爵位后建国,仍以魏为国号。”
虞世基皮笑肉不笑的说道:“魏大人怕是忘了王爷的爵位是秦安王,难道让王爷立国号为秦不成。”
魏征好似早就知道有人会说这句话,招牌式的冷笑一声,说道:“王爷自然不能再立秦为国号,但是王爷的爵位是秦安王,取第二个字“安”为国号,结束这乱世,建立大安帝国,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大安帝国………这听起来也不错。”王君临突然感觉魏征说的也挺有道理的,而且大安朝、安国、大安帝国听起来也不错,很吉利不是。
“王爷,此种立国之法太过草率。”不料裴世矩却摇了摇头,肃然站出说道:“王爷,定国号还是要以发源之地为国号。比如,周部族至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商以后,就用“周”作为国号。周前期,建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洛邑在镐京之东,故有“东周”之称。所以,臣以为王爷是从范阳郡起事,成就眼下浩大基业,当以“范”为国号,建立大范帝国。”
“大范帝国……打饭帝国……”王君临念叨了一下,立刻摇头道:“这个不好听。”
“………”裴世矩神色一滞,差点一口老血没喷出来,但却又不知道如何反驳,毕竟要立国称帝的人都说了这个国号不好听,他还能说什么呢!只好神色郁闷的退到了一边,继续绞尽脑汁的想个新的国号。
虞世基神秘兮兮的上前,说道:“王爷,这国号当于王爷生辰八字有关,从而与上天契合,与帝王契合。比如,王莽所创朝代“新”便有此含义,汉为火德,为赤帝,王莽为土德,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传黄帝,天命授之。臣已经找世外高人根据王爷的生辰八字算过了,隋朝是土德,王爷是金德,依照五行相生之理,金德代土德,所以王爷是天命授之,而王爷注定是要建立前无古人的帝国基业,当超越历朝历代所有皇帝,臣以为应该以“天”字为国号,立大天帝国……”
“停!”王君临听得头都大了,眉头紧紧蹙起,前面其他人说的还有些逻辑,可虞世基这明显是想搞封建迷信嘛!
再说,他实在是搞不懂麾下这些臣子怎么就这么在乎区区一个国号,难道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就取决于一个名字?
整天放下一大堆正事不去做,在这里议论来议论去,没完没了的。除了李靖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之外,还好其他武将没有掺和进来。
王君临突然感觉很无语,而且感觉也很无聊。
所以,他也不想再就此事拖延讨论了,直接说道:“既然历朝历代不少国号都跟汉朝和三国时魏国一样,都源于封爵,那本王的国号便也源于封爵吧!只是“秦”字已经被秦始皇给用了,本王自然不会再用的,所以便取本王爵位中的第二个字“安”为国号。再加上,之前魏征说得也有道理,本王这是要结束乱世,让天下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所以便以“安”字为国号吧!”
王君临说到最后,斩钉截铁,一脸断然之色,显然是打算就这样定了。
除了一脸惊喜若狂之色的魏征之外,杜如晦、房玄龄等人眉头紧蹙,就要开口反对,不料刚才还秉持其他意见的虞世基和裴世矩突然率先大声说道:“王爷英明!”
“两个老货……”杜如晦和房玄龄等人除了暗骂一声,还能说什么呢!
他们此时不管说什么都让人感觉再说王爷不英明似的,都在打王爷的脸。
再说,这大安朝也不是不能接受,听起来也不错,寓意也很好。
所以,其他人略一犹豫,便跟着虞世基和裴世矩异口同声说道:“王爷英明。”
自此,大安帝国已成,只等开国登基大典,然后昭告天下。
…………
…………
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定都之辩和国号之争
同类推荐:
偷奸御妹(高h)、
万人嫌摆烂后成了钓系美人、
肉文女主养成日志[快穿系统NPH]、
娇宠无边(高h父女)、
色情神豪系统让我养男人、
彩虹的尽头(西幻 1V1)、
温柔大美人的佛系快穿、
师傅不要啊、